2013-04-19
昨日發布的《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信息化發展和切實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見》顯示,我國將加快部署下一代互聯網并開展IPv6(國際互聯網協議第6版)商用試點,到“十二五”末,IPv6實現規模商用。
IPv6是用于替代現行版本IP協議(IPv4)的下一代IP協議。數據顯示,我國IPv6地址僅429塊,排名全球第15位,遠遠落后于美國、日本、德國等國家,而目前僅剩的IPv4地址據預測僅夠使用1-2年。除了地址資源,從應用層面看,目前IPv6網絡在我國的發展仍處于早期階段,還沒有進入到廣泛部署實施期,另外IPv6產業鏈也還不完善,尚處在產業發展的形成階段。
意見提出,我國將推進下一代互聯網規模商用和前沿性布局,適時推動IPv6大規模部署和商用,推進IPv4向IPv6的網絡演進、業務遷移與商業運營。完善互聯網國家頂層網絡架構,升級骨干網絡,實現高速度高質量互聯互通。重點研發下一代互聯網關鍵芯片、設備、軟件和系統,推動產業化步伐。加快未來網絡體系架構關鍵理論和核心技術的研發,加強戰略布局,建設面向未來互聯網創新發展的示范平臺。
同時,我國將實施“寬帶中國”工程,以光纖寬帶和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為重點,加快信息網絡寬帶化升級。推進城鎮光纖到戶和行政村寬帶普遍服務,提高接入帶寬、網絡速率和寬帶普及率。加強3G網絡縱深覆蓋,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G技術TD-SCDMA及其后續演進技術TD-LTE產業鏈發展,科學統籌3G及其長期演進技術協調發展。加快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絡建設,推進廣播電視網絡數字化、雙向化和互聯互通改造。
此外,在確保信息和文化安全的前提下,我國將大力推進三網融合,推動廣電、電信業務雙向進入,加快網絡升級改造和資源共享,加強資源開發、信息技術和業務創新,大力發展融合型業務,培育壯大三網融合相關產業和市場。加快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建設,健全適應三網融合的體制機制,完善可管、可控的網絡信息和文化安全保障體系。